深圳市少年宫

记王小谟、吴曼青院士团队:搏天揽地写使命

记王小谟、吴曼青院士团队:搏天揽地写使命

 
38所雕塑——“使命”


 
王小谟


 
吴曼青
 
■张锡杰
 
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以下简称38所)新区门口的广场中,耸立着一个巨大的雷达雕塑。
 
在这个以38所自主研制的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为原型创作的雕塑上,两组交错旋转的环结构与雷达巧妙结合,使原本无形的雷达波显现为一幅世界版图。
 
这件雕塑,象征着38所以国家使命为己任,与时代同行的创新、开拓、进取精神,因而给它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使命”。
 
使命,是梦想,更是责任。一个人为了使命可以奋斗一生、无怨无悔;一个企业为了使命可以举众人之力、创造奇迹。这正如38所所歌中所唱:“天线旋转笑看雨雪风霜,荧屏闪烁辉映月落日升。搏天揽地与梦想同行,致大尽微我们无悔追寻。”
 
铮铮铁汉写传奇
 
2013年1月18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小谟获颁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当他从胡锦涛主席手中接过获奖证书,走上讲台代表获奖人员发言时,这位“中国预警机之父”的眼睛湿润了。
 
这是党和国家给予一个科学家的最高荣誉,也是对他所带领团队的莫大嘉奖。此时此刻,他不由得想起了预警机研制的重要参与者与创造者——38所。作为38所的第四任所长,王小谟曾在那里工作了19个年头,那里凝聚着他的梦想和血汗。1988年,正是他把38所从地处云贵高原的贵州都匀带到江淮平原的安徽合肥。
 
上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让世人看到了被称为“空中杀手锏”的预警机,已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核心装备和体系化作战的重要节点,同时也增加了国人必须研制装备预警机的紧迫感。
 
以国家使命为人生追求的王小谟,与十几位老专家联名上书,提出应抓紧研制中国的预警机。由于预警机对雷达、通信、自动控制等技术要求很高,一开始,我国走的是国际合作研发的道路。
 
合作期间,受命担任预警机工程中方总设计师的王小谟,坚持主张并部署了国内同步研制,提出采用大圆盘、背负式、三面有源相控阵新型预警机方案,这在当时是世界首创。
 
不久,因他国蓄意阻挠,国外合作方终止合同。好在王小谟坚持同步研制,才使得中国并没有“白白浪费时间”。
 
王小谟鼓励同志们说:“从国外买,固然省时省力,但一旦战争爆发,国外只要卡住几个配件,我们买回来的预警机就用不了。坏事能变好事,这激励我们一定要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预警机!”
 
2006年,就在预警机研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时刻,王小谟遭遇车祸,腿骨严重骨折。好不容易骨折痊愈了,未能料想,他又被诊断出患了淋巴癌。
 
在沉重的打击面前,王小谟依然镇静平和,这位立志把生命献给我国预警机事业的铮铮铁汉,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在病中,他依然牵挂着预警机工程的进度,即便躺在病床上输液,也要把设计师请来交流探讨。病情稍有好转,他就迫不及待回到热火朝天的试验现场。
 
在王小谟的带领下,项目组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成功研制出我们自己的预警机。我国两个型号的预警机还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项第一。王小谟和同志们自豪地把它称为“争气机”!
 
十年磨一剑。200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上,我国自主研制的“空警2000”和“空警200”预警机,拖着长长的彩烟领航空中梯队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此时在电视中收看实况的38所领导和员工们群情激动,掌声如潮。
 
同生共长领军人
 
1965年,38所正式成立(时称电子工业部第38研究所)。这年8月,吴曼青在安徽桐城出生。
 
吴曼青与38所同生共长。1983年高考前一周,吴曼青父亲因病不幸撒手人寰,没能看父亲最后一眼成为他的终生遗憾。但吴曼青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以优异成绩考入国防科技大学。
 
1990年吴曼青硕士毕业,面临多种就业选择的他,最终走进了38所。
 
那时的38所搬迁至合肥不久,新址还没有建好。员工都住在一个破楼里,条件很差。为什么会选择38所?吴曼青说:“我是学雷达专业的,选择这里,就是想在雷达事业上做些应该做的事情。”
 
吴曼青一心献身雷达事业的精神,受到王小谟的欣赏。看到他是个好苗子,王小谟就有意识地给项目、压担子。
 
吴曼青能吃苦、肯钻研,做事踏实认真,在王小谟等良师益友的指导和帮助下,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就成功主持了“双基地雷达试验系统”的研究工作,将我国双基地雷达研究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由于吴曼青在雷达技术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2001年,他被原信息产业部破格提拔为38所所长。2009年,44岁的吴曼青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曼青带领团队,将38所的科研工作和各项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2001年前后,他根据经济社会和现代军事发展的需求,在38所布局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这一重要发展方向,并在初期亲自担任雷达成像研究中心主任。
 
目前,这项技术的研究,已迈入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行列,在淮河抗洪、汶川抗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发展“三字经”
 
38所的使命是什么?用吴曼青的话说,就是两个字——安全,对外保“国防安全”,对内保“公共安全”。他经常告诫自己的团队:38所是军工电子国家队,必须将国家需求、国家利益、国家目标放在第一位,要“国字当头,创字开路,改字为先”,在中国雷达技术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奋勇向前。
 
国字当头,在38所的“三字经”中是第一位的,更是他们创新的源泉和动力。40多年的探索,40多年的拼搏,38所已从建所时的单一雷达研究所,发展为专注国防安全和公共安全的国家一类研究所,成为国际电子防务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2009年国庆阅兵式上,38所接受检阅的装备,除了“空警2000”和“空警200”两型预警机外,还有在机动雷达方队中首次亮相的两型雷达——他们自主研制的305A高机动三坐标雷达和120高机动两坐标雷达。当机动雷达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时候,广场上打出四个大字——国家使命。这也许是巧合,但更可看做是对38所献身使命的赞许和嘉奖。
 
创字开路,是吴曼青对自己和38所团队的明确要求,也是他们科技创新奔腾不息的血脉。吴曼青坚持将我国雷达技术的空白点、薄弱点,作为38所创新研发和产业布局的方向,提出要在“思想上领先一步,方法上率先一步,实践上抢先一步”。
 
2003年,吴曼青和他的团队利用首创的数字阵列雷达技术,发展了一种新的三坐标雷达体制,研制成功的机动式三坐标雷达,被誉为我国地面情报雷达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里程碑式产品,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体制与技术已应用于多种型号产品,使我国地面情报雷达一举迈进国际先进行列。
 
改字为先,是38所的强所之路,也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了自由成长的土壤。2006年,吴曼青根据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在38所提出了“板块发展、精明增长”的思路:立足现有研究和产业能力基础,打造自主创新板块,组建装备供给板块,壮大军民两用板块,从而实现总体规模和经济实力的提高和三大板块的协同发展。
 
2009年至2011年间,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在38所全面铺开。经过两年的努力,38所结合国家相关标准,优化和规范了产品与技术开发流程。更重要的是,一种全新的产品创新思想开始在传统科技人员的心中落地生根。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38所积极探索科研院所人才使用和培养的新机制,努力构造“人才生态系统”。2010年,通过设立1亿元的人才基金,38所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每年招收200名博士,引进20名海归高层次人才,并派20名优秀年轻骨干出国深造。目前,一支面向未来的朝气蓬勃的科技创新队伍已见雏形。
 
无怨无悔铸忠诚
 
在38所学习参观的每一天,我们都被一些事情感动着。陪同参观的38所副所长陈信平介绍的每个事例,也都引发我们思考,使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举世震惊。川西大地颤抖之时,38所四创电子的两部应急指挥车,正在前往广东的路上,此行的任务原本是参加一项总额达2.3亿元的工程投标。地震发生时,车辆距目的地广州只有100公里。
 
一边是诱人的市场,一边是严重的灾情。怎么办?继续前进,还是马上折返?危机时刻,38所的领导和员工没有任何犹豫,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
 
两辆应急指挥车立即掉头赶赴灾区,38个小时的日夜兼程,跨越粤、桂、黔、渝三省一市,行程2500多公里,终于在5月15日中午12时抵达灾区,并立即投入救灾抢险工作。
 
从抗震救灾到抗洪救灾,每逢国难当头的时刻,38所总能挺身而出,用自主创新的技术为国家分忧解难;从奥运安保到国庆阅兵,再到上海世博会,每当国有大事的时刻,38所也总能用自主创新的技术为盛事增光添彩。
 
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38所虽然是国家一类骨干雷达研究所,但也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经济主体,在利益多元化的今天,38所为何还能坚守老阵地?38所员工的回答响亮而干脆:“因为我们是国家队,‘国字当头,国家为大’是我们的座右铭。”
 
吴曼青经常对员工讲的一句话是:“既然我们选择了国防,选择了雷达这个事业,国家使命就决定了我们只有奉献。”
 
在38所,为了测试雷达性能,有人每天要在飞机上忍受强噪声的刺激,有人要随部队几个月辗转进行高原适应性试验,还有人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在38所每年评出的“十佳党员”和“杰出员工”中,既有用忠诚书写事业,父亲病重病逝也未能陪伴在身边的预警探测部总设计师张金元;也有舍小家顾大家,用稚嫩的肩膀在戈壁滩承担起数据处理责任的巾帼英雄王志红……他们的感人事迹和故事,动人心弦、感人落泪,在他们身上集中彰显了38所人“勤于探索、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崭新精神风貌。
 
此时此刻,我耳边不由地回响起38所所歌《在路上》中的那句歌词:“国字当头是我们不变的忠诚!”
 
(作者系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党建研究会顾问、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13-03-22 第5版 人物周刊)

收藏 打印文章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