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少年宫

台湾中山大学陈年兴教授访问中科院并作学术报告

台湾中山大学陈年兴教授访问中科院并作学术报告


陈年兴教授

2013年5月27日台湾中山大学的陈年兴教授应邀访问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并作了题为“应用反转教室的概念设计同步的教学活动”的报告。他用一个个生动的实例,为听众展示了创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报告十分精彩。
 
陈教授有非常开阔的国际视野,开展了大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他敏锐地感知科学前沿的发展与变化,他的许多关于数字化教育的观点是具有前瞻性的。同时他也是一个敢于创新和勇于实践的人,他不仅经常提出一些创新的思想,而且还动手去设计开发、搭建系统,去实现这些思想,因此有很多创新的研究成果,2008年与2011年他两次获得了台湾国科会的“杰出研究奖”,可谓实至名归。陈教授在世界教育技术领域100名顶尖学者中,排名第七,是该领域很有影响力的学者。2012年他当选为IEEE(国际电子电机工程学会)的学习科技技术委员会(Technology Committee on Learning Technology)主席。陈教授也是台湾很多重要科学计划的领军人物、如数字化学习与数字化典藏计划、数字化学习国际合作计划,对台湾的信息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信息通讯技术应用发展的四个阶段
 
陈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他提出的信息通讯技术应用发展的四个阶段[1],是从网络社群、网络学习开始,逐步发展到知识管理与创新管理阶段,谈到每个阶段的应用特点与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大多数应用还处于从网络学习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变的阶段。
 

图一 信息通讯技术应用的四个发展阶段

陈教授从1996年开始在研究探索网络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实际应用结合的问题,他从研究学习形态变化和发展入手,提出CRC/RCR的教学模式,其中C代表网络空间,R代表现实空间,研究这些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别以及如何无缝连接与整合这些方法。他经过长期的研究,逐步形成了一套有特色的教育模式,同时也建立一个成熟稳定地支持网络教学的云平台。他认为要建立一个创新的数字化的学习环境,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二、分析传统教育模式问题与创造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陈教授深入地研究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如在课堂上主要是由老师一人讲授,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缺少学生的参与和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另外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缺少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不断丰富与垃圾信息的泛滥,现在学生可看的信息非常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如何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掌握规定的学习内容,这就给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巨大的挑战。
 
陈教授很早就在思考如何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新的教学模式,解决这些问题。他认为网络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资源的类型、格式与展示手段的多样性方面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网络教学系统必须要能够支持文本、音频、视频和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的使用。
 
陈教授根据Jon Bergmann和Aaron Sams提出的“反转课堂”的思想,重新认识教室与课堂的作用,设计了几种整合实体教室与网络教室的方法,提出在网络教学中采用实体课堂+异步课堂+同步课堂+移动课堂的多种模式来开展教学,完成课程讲授、作业练习与答疑等教学任务,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充分发挥“异步课堂”与“同步课堂”的作用
 
“异步课堂”就是老师在课前把讲课用的PPT或事前录制好的视频文件等课件放在网络平台上,学生不是在同一时间一起听老师讲解课程的内容,而是可以随时随地一次、两次、多次反复地去学习阅读这些资料,理解课程的内容。“异步课堂”的设计注意到了学生的基础和学习习惯的差异,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学习使用这些资料。
 
“同步课堂”是指老师和学生在同一时间进入一个教学平台上的同步网络教室(Synchronous Cyber Classroom),进行与该课程有关教学活动,可以安排小组讨论、学生提问、老师答疑和老师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测试等。原来这些事可能是安排在课后做的,而现在是在同步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一起互动,一起讨论,这样就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2、研究新的教学模式如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陈教授对“同步课堂”的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与安排,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注意不同个体的差异,采用层级递进设立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学习探究。这样就改变了过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状态,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学习,既使是一些调皮不用功的学生也能按照课程设计完成学习任务。
 
陈教授在同步课堂的设计中提供了多种模式的选择,可以是一人拥有一个“同步课堂”,两人使用一个“同步课堂”,还有用于四人一组讨论模式的“同步课堂”,这些划分可分别满足个人学习成绩的测验、两人协作完成一个实验或多人讨论等多种不同应用场景的需要。
 
十多年来陈教授在网络教学模式研究和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创新的、高效实用的方法,还建立了一个可为多国用户使用的网络教学的平台和系统。
 
3、当现有的工具不能满足网络教学模式的需求时应该怎么办?
 
陈教授认为目前还没有一个软件系统能够完全满足网络教学模式的需要,现有的系统缺少灵活性,在许多地方还不能满足多元教学和多信息源处理的要求。但是他认为不能等待这些产品成熟了、工具十分完善了再开展网络教学。他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对使用的系统提出了很多的改进意见,使其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他还强调,一个好的系统是具有开展网络教学所需的多个基本功能,这些功能应当是无缝连接的,能保证学习连续不中断,还具有好的可扩展性。需要有人研究这种创新的教学平台与工具。陈教授现场还举了一个利用手机跟QR-Code将纸本教材与网络上的电子教材进行无缝整合的例子。
 
三、网络信息时代的教育需要创新的思想与方法
 
陈教授在报告中谈到很多创新的思想和观点,参会者听了感到很受启发。
 
虚拟的课堂,真实的合作教学
 
“网络教学”与“反转课堂”的概念对普通人来说是新鲜的和遥不可及的。在一些还没有掌握这个方法的人看来,这样的教学是不可思议的,无法实现的。而陈教授十多年来一直都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的,他说“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学,对我来说就如同呼吸空气一样的自然。” 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观念的改变,要大胆地去学习和实践。
 
实际上,听陈教授讲课的学生可能是分布在不同的地方,有的是在台湾、有的在苏州,还有的在美国,但他们都是在同一时间在“同步课堂”里一起上陈教授的课,面对面地进行交流。陈教授经常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给意大利、加拿大、芬兰等多个国家的学生授课,虽然他人不在意大利,却给意大利University of Ancona的博士生讲授《e-Learning的理论与实践》的课程。他的网络教学活动已经超越了国界,突破了地域和空间的限制。
 
十多年来陈教授一直采用这样先进的方法开展网络教学,不管他人在哪里,他都能按时给学生上课,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得到学生们的好评。这说明虽然课堂是利用互联网上虚拟出网络教室来进行的,但是合作教学是真实的,好的教学效果也是真实的。
 
2010年陈教授开设了国际化在线课程[2],他邀请欧美和亚洲等多个国家的16名著名学者授课,效果很好。对学生而言,他们能更早地接触到不同国家的老师,参与国际交流,能够提高语言交流的能力,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陈教授还举办了全球华人在线的同步研讨会,对合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集中研究和专门的讨论。开展合作研究并不一定要所有的人都在同一个地方,网络信息时代合作交流与参加者所在的地点与空间位置无关,其实不管合作者身在何地,只要有网络环境就能开展合作。陈教授指出,经济、教育与科研的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而教育和科研人才的全球分布也是非常可能的,他的这些思想是很超前的。
 
网络信息时代许多资源是全球可共享的
 
传统的教育模式可以使用的资源都是本地的,而且是很有限的,这样就存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有的学校缺少优质资源的问题。1996年美国提出了《数字化学习——让所有的孩子随时都能得到世界一流的教育》的计划,他们认为可以通过数字化教育来实现这个目标。这些年来世界各国开展的远程教育与国际合作都是为了要实现优质的教师资源与信息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可共享。
 
在网络信息时代,有许多的资源包括优秀师资和教学资源是全球可共享的。网上有很多适合于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和研究生不同程度的各种课程的课件,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得这些来自全世界的优质教学资源。
 
“师资在云端”
 
在谈到近几年IT领域出现的新热点云计算技术的时候,陈教授说“师资在云端”。实际上他多年前就开始采用类似于云计算的思想来搭建网络教育平台,使用户不必自己去建立平台和系统,直接通过网络就可以非常方便地访问教学资源和开展网络教学。在陈教授看来,不仅是大量的教学资源来自网络和可放在云端,而且优质的师资也在云端,学生通过网络就可以获得这些优质资源。他认为云计算带来了资源的建设、应用与管理模式的变革,这也是推进教育改革的一个动力和机会。
 
21世纪的数字化教育要解决的问题
 
缺少能够适应21世纪教学新模式和掌握新方法的人才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而培养能够掌握和胜任新教学模式的老师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重视和抓紧时间培养教育人才。
 
最后,陈教授听取了中国科学院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情况的介绍和观看了系统的演示,他还非常感兴趣地试用了桌面视频会议系统,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同时他也提出了几条具体的改进意见。
 
一下午的交流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参会者感到收获很大,意犹未尽。陈教授不仅向听众传递了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也让听众认识和领略了数字化网络教学的便利与这位在数字化教育前沿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先行者特殊的风采。
 

收藏 打印文章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