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互联网”:噱头大于创新
2013年07月09日
作者:倪思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天地互联网”:噱头大于创新
■本报见习记者 倪思洁
回放:
7月3日下午,国内首架搭载了无线上网功能的航班从北京飞往成都。据介绍,这架飞机装配了无线路由器、服务器、机顶信号接收天线。当飞机到达3000米的高空后,会启动无线系统;到10000米左右,乘客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就可以搜索到无线信号。这一飞机无线上网功能被喻为“天地互联网”、“地空互联系统”。
疑问:
“天地互联网”的原理是什么?与以往的飞机无线网络有何区别?是否会对飞机安全造成影响?
解答:
空中互联网,一直是航空领域探索的技术。2011年11月,国航就有飞机搭载WiFi试航,但当时并没有“天地互联网”一说。
“‘天地互联网’并不神秘,很像噱头。”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凃国防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原理与以往相似,区别在于是对卫星还是对地面发射信号。”
凃国防介绍说,所谓“天地互联”,就是飞机通过自带的WiFi,形成小型局域网,当飞机飞到一定高度时,机顶的信号天线就和海事卫星连接,卫星将信号传回地球站,信号就可以通过地球站联入互联网。
对于此前的飞机无线网,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宋俊德解释说:“以前,信号的收发也是分成两步。一步是‘地对天’,地面的天线把长远距离频率的无线电波‘打’到飞机上;另一步是‘天对地’,用户在飞机上连接到飞机WiFi后,飞机用机器把信号调到地面的频率上,再通过飞机天线把信息传递下来。”
“这项技术在国外早就可以实现。”凃国防说,“现在我国有50多颗卫星,如果全部利用起来,完全有可能实现高空中的实时通讯。”
尽管基本原理相似,但宋俊德认为,“这是一个技术上的进步,更安全,速度也更快”。
让宋俊德感慨的是,十几年前,飞机上设置的卫星电话,就是通过卫星传递信号,但通话一分钟需要几美元,非常奢侈。尽管此次的飞机互联网技术成本依旧不低,却并未对乘客收取费用。
在安全方面,“只要频率不对飞机的无线电导航产生干扰,就不会影响飞机安全。”凃国防说,“以目前的技术来看,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时候还是要把无线关掉,并且不能用手机。不过,通过更换频率等手段,未来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也是可以实现的。”
《中国科学报》 (2013-07-09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