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少年宫

葛庭燧:“金属内耗大师”的赤子情怀

葛庭燧:“金属内耗大师”的赤子情怀

 
有人用“愚忠”的理论来解读那一代海外归来知识分子的“执迷不悔”,但这些人却不知道,这是中华民族性格中最基本的骨气。
 
■本报见习记者 吴益超
 
他是一个学者,也是一个战士;他经历了“极左”年代的凄风苦雨,一生的个人理想就是报效国家;他恪守“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的格言;他是一个天才的、正直的、矢志不渝的科学家。
 
他是葛庭燧。
 
一次偶然改变一生
 
1944年,葛庭燧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后,应麻省理工学院(MIT)理学院院长乔治·R·哈里森(George R. Harrison)教授邀请,在该校的光谱实验室进行美国国防委员会绝密项目“铀及其化合物的光谱化学分析”研究,这项研究是“曼哈顿计划”科研项目的一部分。
 
一位曾经参与“曼哈顿计划”的物理学家说:“原子弹仅仅是结束了战争,而雷达赢得了战争!”这些最新型雷达的研制出自一个神秘的研究机构,当时就设立于MIT。
 
当初被邀请至此,葛庭燧被告知是从事微波方面的研究,而更加让他始料不及的是,所谓的微波研究就是研制各种用途和型号的军事雷达。令人遗憾的是,美国人似乎已经忘却了这个曾经为他们国家的使命而付出心血和巨大贡献的中国人。
 
葛庭燧本人,则在后来几十年的时光中为参与杀人武器的制造而深深内疚和自责。
 
身处异域多年,葛庭燧不止一次萌生过回国的念头,但他是肯定不会去国统区的,国民党让他失望。而出于一个简单的目的,葛庭燧选择继续留在美国:自己的孩子还小。
 
随后,他去了芝加哥大学金属研究所,并从事他大半生矢志不渝的金属内耗研究,这完全是出于一次偶然机遇。
 
那是1945年底,葛庭燧在MIT得知著名金属物理学家克拉伦斯·甄纳(Clarence Zener)教授将作一次学术讲演,题目使他误以为与自己的光谱专业有关,便兴致勃勃地慕名前往。然而这个美丽的误会却决定了葛庭燧一生的科学道路。
 
甄纳教授当时正参与筹建芝加哥大学的金属物理研究所,他所讲的是“金属中的滞弹性与内耗”。内耗(intenial friction)是材料中的机械振动能量由于材料内部的原因而被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一般为热能)的现象。
 
尽管对这一专业几乎是一无所知,但听了甄纳教授的报告,葛庭燧认为这一新兴的物理学分支有助于今后祖国的冶金工业,便找到甄纳教授,毛遂自荐要去他正在筹建的金属研究所。
 
在接下来很短的时间内,葛庭燧便给了甄纳极大的惊喜,更深深震动了国际科学界的同行们——在四年时间里,他单独发表了18篇论文;发明了测量金属内耗的装置,这一装置被国际科学界称为“葛氏扭摆”。他还首次发现了晶粒间界内耗峰,被国际文献命名为“葛氏峰”。
 
葛庭燧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奠定了“滞弹性”这个新理论的实验基础。他成为世界金属内耗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这是葛庭燧一生最重要的科学贡献——用他的名字命名的这两项伟大的发明与发现,奠定了他在20世纪世界物理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的贡献基础。
 
在后来的一次学术报告中,葛庭燧曾用科普式的语言这样生动而形象地解说内耗: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碰到内耗现象。钟声悠扬“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说明这铸钟所用的合金材料的内耗是很低的。但是,一旦钟上出现裂纹,钟声很快就停止,这说明内耗大大增加。人的脊椎骨的内耗很大,不然的话,脚的振动就很容易传到大脑引起脑振荡。
 
豪情万丈的日子
 
在美国的8年时间里,葛庭燧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而是经常与美国的同学和同事谈论中国大西北解放区的情况。他与一大批追求进步的中国留学生成立了“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简称“美中科协”,葛庭燧任理事会主席。
 
正是通过这个协会,葛庭燧协助中国共产党促成了当时还在MIT任教的钱学森回国。随后,在连襟钱三强的帮助下,葛庭燧也回到祖国怀抱。
 
刚刚踏上祖国土地之后的葛庭燧豪情万丈,他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总会宣传处副处长,并兼美中科协与中国科协总会的联络人,致力于发动留美学子回国工作。他响应政府号召,用一半时间重新恢复金属内耗研究,在清华大学建立了金属物理研究室和国内第一个金属内耗实验室。
 
葛庭燧一生中曾8次同毛泽东合影,这种对于领袖的崇拜是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绝大多数中国人发自内心的情感,那是一种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光明的追求,由对民族振兴自豪感所激发出来的从未有过的豪情。
 
但可惜的是,那段激情万丈、踌躇满志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葛庭燧随后被卷入一股政治运动的激流,身处大大小小的漩涡之中。对于这一点,葛庭燧与当时的几乎所有高级知识分子一样做梦都想象不到。
 
有人用“愚忠”的理论来解读那一代海外归来知识分子的“执迷不悔”,但这些人却不知道,这是中华民族性格中最基本的骨气。
 
葛庭燧当年虽然从精神上到肉体上都经受了苦难,但他选择理解与宽容,这是因为他对于祖国的认识是在更宽广意义上的。在他的心目中,如果自身的苦难是祖国富强过程中所不可逾越的,那么“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生命的霞光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对葛庭燧来说,科学的春天真的来了。
 
1980年9月,中国科学院领导决定调葛庭燧去预定的全国第二个科研基地——合肥董铺岛,担任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副院长。其时,67岁的葛庭燧,早已过了退休的年龄。
 
他在这个荒凉的岛上提出了一个颇具年代风格的口号——“摸爬滚打、勤俭建所”。然而,这个口号的含义确实是非常形象和具体的,他的工作甚至包括亲自动手粉刷实验室、砌实验台和研制仪器设备。他的身上积聚着一股巨大的热力,这种燃烧一般的热情甚至不亚于当年把芝加哥那个体育馆的地下室改做实验室的日子,他经常工作到深夜还不知疲倦。
 
固体物理研究所的金属内耗实验室很快跻身国际先进水平。1985年8月,中国科学院批准在这个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由葛庭燧任主任的“内耗与固体缺陷开放研究实验室”,成为中国内耗研究中心,仅1年之后,这个研究集体的“晶粒间界内耗研究的新进展”系列论文13篇,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葛庭燧一生发表过240多篇论文,被中外科学家引用1000多次;他发明的“葛氏扭摆”,已经在国际上广泛应用了近一个世纪;除了在中国“极左”政治的年代令人痛心地中断研究之外,他所创建的内耗研究室始终是国际上少数几个知名的研究中心之一,并成为“世界内耗事业的摇篮”。
 
葛庭燧说自己的人生感悟是“八十之后而知不足”。他在83岁高龄仍奋斗在科研第一线,为此,他曾风趣地让人们把他的年龄倒过来,说自己才38岁。他说:“我没有办离休,我一直要干到见马克思。”
 
1999年2月28日至3月4日,在加利福尼亚和圣地亚哥举行的美国矿物、金属与材料学会年会和展览会上,葛庭燧院士走上了一生学术成就的荣誉之巅——荣获梅尔金属讲座演讲人资格和梅尔奖。这是国际材料科学和应用领域至高无上的荣誉,是一项终身成就奖,它意味着葛庭燧成为举世公认的杰出科学权威,这也是1921年设立该奖以来,亚洲人首次获此殊荣。
 
一向身体强壮的葛庭燧,终于还是被疾病击倒了。毕竟,他已经是87岁的老人,晚期癌症的种种并发症折磨着他,葛庭燧只是默默无言地忍受着。他心里明白,“马克思”在向他招手了。
 
2000年4月29日上午10时02分,葛庭燧在安徽合肥105医院去世,在其家属的一致同意下,医院随即保存了其被癌细胞感染的器官标本——在攻克癌症的征途上,他又为我国医学的进步竭忠效力。当日下午2时,葛庭燧的遗体火化。
 
这位逝去的科学大师,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无怨无悔的人生画卷,尽管他的人生留下了许多令人扼腕和无法弥补的憾事,但他依旧穿越了风雨如晦的天空,化作缤纷绚烂的彩虹,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巨匠。
 
名片
 
葛庭燧 (1913年5月3日~2000年4月29日)山东蓬莱人。我国著名金属物理学家。
 
他是国际上滞弹性内耗研究领域创始人之一。国际学术界将他创制的、研究内耗用的扭摆称为“葛氏扭摆”,将他首次发现的晶粒间界内耗峰称为“葛氏峰”。他首先观察到表现反常振幅效应的内耗峰,随后提出了位错气团弯结模型,成为经典内耗理论的一项重要发展。
 
《中国科学报》 (2012-12-29 第6版 印刻)

收藏 打印文章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