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少年宫

遥感数据7成国产化 地理信息产业做出"大蛋糕"

遥感数据7成国产化 地理信息产业做出'大蛋糕'

  航天遥感

2012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GIS(地理信息系统)研讨会近日在广州举行。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徐德明在大会上介绍:在国际上普遍受到高度重视的地理信息产业,近年来在我国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今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可达2000亿元,增长率超过30%。专家预计,至2020年,这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将超过万亿元。

所谓地理信息,就是将人类居住的地球,以数字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方便人们在“地球村”中畅游。而地理信息产业,则是以现代测绘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地理信息开发利用为核心,以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应用、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它既包括GIS(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卫星定位与导航产业、航空航天遥感产业,也包括测绘服务业和地图出版等。据透露,国务院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有望年内出台实施。地理信息产业将被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

靠“天眼”严守耕地“红线”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举办的这次大会,集中了2000名业界精英及来自港澳台和英美等国的有关专家,举办了120场报告会。与会者谈论最多的,是地理信息产业给专业应用与消费应用这两大市场带来的巨大变化。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副主任蒋文彪发言谈到,前些年,我国采用的遥感数据,主要依靠国外卫星提供。而现在,国产遥感数据已达70%。国土资源部门每年都要对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做一次遥感监测,形成相关的一张图,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比核查,发现并掌握未批先用、批了未供或供了未用等违法违规情况,及时给予解决。通过同样的手段,还能及时发现一些违法采矿的信息,加强矿产资源勘察、保护与合理开发,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蒋文彪认为,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这个“天眼”,全面推动国土资源管理创新,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实现资源节约优先的科学保障。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长李俊夫在会上作了题为“数字广州的探索和实践”的报告,他介绍,经过近十年努力建立起的数字广州地理信息平台,可供全市各单位通过地理信息公开的“管子”,不断注水和取水,实现信息的共建共享和应用,为建设“智慧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斗”方便千家万户

时下,靠导航仪寻路,用手机确定地理方位,已经成为老百姓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运行,人们将能从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中享受到更多的类似便利。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2011年12月27日开始试运行,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介绍,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二阶段空间段卫星组网发射任务已经完成,年底即将具备完全服务能力,计划2013年初正式进入全面服务运行阶段。迄今,北斗基础产品的关键技术已取得突破,市场上先后推出芯片、天线、高精度OEM板等产品。北斗芯片技术日趋成熟,系统性能不断提高,可为地理空间信息提供更为精准的时空基准和定位手段。

冉承其说,在行业推广方面,北斗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交通、重点营运车辆监测与应急救援等方面;在大众消费应用领域,人们将能用上装有北斗卫星导航接收芯片的手机或车载卫星导航装置,使得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地理信息产业园方兴未艾

如今,人们乘飞机进出首都机场T3航站楼,稍加留意,可见不远处一座新的科技园区正在拔地而起。这座占地1500亩、投资150亿元的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在过去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已完成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有40多家企业踊跃签约入园。今年6月,该产业园被科技部命名为北京国家地理信息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随着12月18日产业园二期工程奠基建设,这个园区将被打造成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硅谷”。

据了解,我国第一家以地理信息产业为运营主体的高科技园区,是2003年在黑龙江省建立的。10年来,已有15个省市建成或在建同类园区。其中位于广州天河智慧城核心区的地理信息产业园,交通发达,周边山水环绕,环境优美,在今后5年内将引进各类地理信息企业100家以上,实现年销售收入300亿元,年利税30亿元,将被打造成带动珠三角、辐射全国、影响世界的地理信息产业基地。

徐德明在会上强调指出:“中国政府将大力支持地理信息产业园建设,鼓励业界抢抓机遇、抱团发展,形成一批优秀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开辟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促使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记者 孔晓宁)


收藏 打印文章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