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少年宫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技术赶超 明年可获全球数据

人民网北京1月9日电 “资源三号”多项技术指标已经达到或优于国外同类型的测绘卫星,并力争2014年初发射“资源三号”02星,从而实现每天获取全球任一点最新影像数据,为应急救灾等提供第一手资料。这是记者在“资源三号”卫星工程研制总结会上获得的消息。

“资源三号”卫星历经三年多深化论证,经过近四年研究开发,于2012年1月9日在太原发射场发射成功。卫星工程突破了诸多技术难题,是我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它的成功发射和在轨交付,标志着中国卫星测绘技术的重大突破,使航天遥感影像数据获取走出瓶颈。卫星在轨测试和前期运行表明,资源三号是目前我国综合精度最高的遥感测绘卫星,多项技术指标已经达到或优于国外同类型的测绘卫星。

在过去,我国90%以上的卫星遥感数据依赖国外进口,每年采购就支付大量资金,且数据源不稳定、数据零散,难以进行系统化应用。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测绘卫星影像产品已经深入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大幅提升我国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的自主供给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尽快建成全天候、全天时快速获取全球任何位置高精度地理信息的能力已成为我国测绘卫星发展的必然趋势。

“资源三号”卫星工程总师陈世平表示,资源三号卫星使我国卫星的影像质量及测图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506公里的高空拍照,经过几何检校后,无地面控制几何定位精度平均可达到9.2米。”陈世平说,“同时,资源三号卫星是我国空间数据传输能力的重大技术突破,传输速度达到900兆比特/秒,这标志着我国超高码速率遥感数据传输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不仅如此,资源三号卫星更是首次实现了我国遥感卫星5年长寿命设计。”

陈世平介绍,“资源三号”卫星成功发射和在轨交付后,已向全社会各应用部门近400家单位提供了3万余景、总数据量达到20TB、覆盖面积累计超过3500万平方千米的卫星影像数据产品,在国家基础测绘生产和相关行业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资源三号卫星实现了国产卫星的业务化测绘生产,改变了目前我国在相关领域应用中从国外大量购买卫星影像的被动局面,有效提高了数据源头的掌控能力,对于我国把握航天遥感影像获取的自主权,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资源三号卫星已为国家基础测绘重大工程提供了大量服务,主要应用于保障国家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任务,为海岛礁测绘以及公众版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提供网络影像服务需求,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地质矿产资源调查与监测、生态环境监测、森林资源调查和森林灾害监测、农业资源调查、水资源和水利工程调查与监测、公路和铁路规划设计、灾情详查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应用。

据了解,我国航天发展相关规划中计划用10至15年时间建立满足测绘地理信息需求的测绘遥感卫星体系,包括:光学立体测图卫星、干涉雷达卫星、激光测高卫星、重力测量卫星等。3颗“资源三号”后续测绘卫星已纳入国家相关规划,力争2014年初发射“资源三号”02星,实现两颗“资源三号”测绘卫星组网运行。它们将与其他业务卫星结合,实现每天获取全球任一点最新影像数据,为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及应急救灾提供第一手资料。(记者 罗丹)


收藏 打印文章 点击: